央广网杭州2月14日消息(记者 姜頔 尚天宇 通讯员 杨均均 李玲)2月13日,杭州市艺创小镇召开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动员会议,深入学习贯彻西湖区“六六行动”会议精神,会上艺创小镇表彰2022年度优秀企业、部门、干部、员工,与文化产业园区代表签订招商合作协议并授牌,发布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政策(精选)和为企服务举措。
“一湖三镇”融合 经济工作开门红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会议现场,小镇领导总结2022年工作成果谋划2023年工作目标任务,做好一季度经济工作开门红动员。
艺创小镇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动员会议(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)
会议指出,2022年以来,艺创小镇全力推动“一湖三镇”融合发展,持续招大引强,健全服务体系,提升营商环境,强化党建引领,发挥“联谊桥、反应炉、聚风塔、培养皿、加工厂、展示台”六大功能,凝心聚力、开拓创新,克难奋进、苦干实干,奋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文创高地。
小镇全年实现营收90亿元,完成税收8.55亿元;核心平台完成财政总收入4.08亿元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.47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25.31%、29.59%。成功创建大学生创业园,发布《浙江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发展蓝皮书》,成功举办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项目,有序推进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创建。贯彻落实疫情期间稳进提质和为企疏困政策,为小镇企业减免租金2073万元,实实在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。
2023年艺创小镇要准确把握西湖区“六六行动”会议部署要求,以“起步即冲刺、开局即决战”的奋斗姿态,将“项目为先、实干奋进,争分夺秒拼经济”,作为贯穿全年工作主线,掀起大抓经济、大抓发展的强大攻势,奋力实现一季度“开门红”,为全年“满堂红”奠定坚实基础。小镇上下要咬定目标、铆足干劲,切实迈出艺创经济发展更快步伐。
凤起之江 艺创未来(央广网发 记者截图)
优化产业生态,培育优势企业。紧密联系“招商帮帮团”合作伙伴,瞄准影视、动漫、游戏、设计、元宇宙五大产业,精准招商,引进一批高质量企业和有潜力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,做大游戏产业,做强影视产业,做新设计产业,做活动漫产业,促进数字文创产业融合发展,形成新兴产业竞相成长、传统产业发展良好、重点产业优势突出的产业发展新局面,为小镇高质量发展厚植优势、增添动力。
积极探索创新,完善政策体系。充分利用政策叠加优势,鼓励引进规模以上企业落户小镇,按注册资金的额度、财政贡献率,分阶段进行资金扶持。鼓励文化企业做优做强,对符合条件的企业,年度对区贡献逐年上升企业给予奖励。积极申请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,不断扶持企业发展。
提升服务质量,加强要素保障。以特色产业为核心,以智慧科技为引领,立足《艺创小镇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》,以全面服务企业为理念,形成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,为企业生存发展保驾护航,为企业加速奔跑破难解忧,努力构建企业发展的“生态牧场”,全力打造为企服务升级版。
搭建交流平台,营造艺术家园。小镇将积极筹备中国视听创新大会、之江青年艺术周、杭州现在音乐节、两岸艺术院校毕业联展等小镇特色品牌节展,结合凤凰艺市、视听沙龙、艺创面对面等常态化文创产业活动,全年举行各类文创艺术活动百场以上,共同营造嘉年华永不落幕的艺术氛围。
“艺术+”产业定位 助力校地融合共建
近年来,艺创小镇紧紧围绕“艺术+”产业定位,与美院、浙音等高校紧密合作,文化创意氛围浓厚。
艺创小镇党委委员、副主任冯云山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(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)
“我们拿出了5200多平方米的空间,给大学生进行创业,同时提供了1000多平方米的众创空间。”艺创小镇党委委员、副主任冯云山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,小镇作为经济的一个主平台,将继续谋划招大引强工作,出台产业政策,营造好的生态。新的一年,艺创小镇将继续打造文化产业的主赛道,围绕网络影视产业、艺术设计产业、动漫游戏产业等五大产业链来进行产业生态的布局。
浙江音乐学院社会合作处处长陈琛杰表示,浙江音乐学院从2016年开始,就和艺创小镇建立了深入的联系和广泛的合作,在学生就业方面,学校的创业学院已经和小镇形成了成熟完备的体系,通过音乐厅里的思政课、茶园里的音乐会等活动,和小镇之间保持沟通和交流,从而实现理论共学、资源共享、活动共办、产业共兴。
艺创小镇之江文化创意园(央广网发 艺创小镇供图)
“中国美术学院一直重视助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,在推动西湖区经济文化发展中,发挥了高校的力量和作用。”中国美术学院社会合作处处长王益说,在推动之江文化产业带、之江文化长廊、共建艺创小镇等方面,都发挥了学校对产业的助力,也能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和人才未来的发展。
发挥战略战术牵引优势,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实践范例。接下来,艺创小镇将积极推动“一湖三镇”融合发展,发挥美院、音乐学院人才优势,用好小镇窗口作用,构建“艺创未来”系列节展活动、中国视听创新创业大会等品牌活动矩阵,形成标志性文旅融合产品。同时优化空间布局,全面推动重点项目建设,带动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,交出稳中有进的“成绩单”。